1.致当说客力劝宁与仲言和,宁装作反脸无情,令致知难而退。
2.中国传统的治国之道是儒家的大学之道,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次第展开。
3.中国传统空间美学追求格物致知,探索“物”在各种平衡下的潜力,驱使设计表现出人性化的一面,强调人与自然的对话。
4.王振宇努力想了想后世一些接人待物方面的经验,大致知道该怎么操作。
5.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欲修其家,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6.在这些人物身上,何尝能见到一星半点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见到所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7.但知识产权庭分散在各地法院,在中国地方差异仍然悬殊的当下,容易导致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尽一致。
8.“我们大致知道事情是如何发生的,但是我们不了解其中的细节”,故宫博物馆的北京出副主任李文儒如是说。
9.“格物致知”是传统文化与知识论的重要概念,为历代学者所重视。
10.实际上,“格物致知”包含更多的还是“即物穷理”的意思。
11.其尚致知以穷其理,力行以履其事,穷则淑诸身以及其族,达则淑诸时以其人,庶乎不负故家乔木之称,而实尽乎高山景行之道也!
12.所定课目有:语文学、象数学、格物学、致知学。
13.李元宏百无聊赖下打开墨卷扫了一眼,将刚才记下的考题题目写在第二折正上方,仔细端详起来,第一道考题是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
14.学习模式开启,进入格物致知状态。
15.其妙乃以吾神合彼神,吾靈合彼靈,儒書謂致知格物是矣。
16.知更鸟数量不多,但蚊类似乎觉得它的血液最为可口,因此导致知更鸟成为了西尼罗病毒的“超级传播者”。
17.棋艺方面,还不错,明道公有机会,不妨切磋切磋,而且,这小子常以知先行后处事,和明道公的那一句致知格物,正是不谋而合。
18.忽然动了动手指,略有些本能的开启格物致知小心打探四周后,倏地将双眼睁开,整个人更像是一把标枪一般昂然挺立。
19.第一个转座子出现在大约一百万年前,通过研究这些序列现在的位置,科学家可以大致知道当时可以生育的人口数量。
20.儒家与道家在这第二步也是相同,儒家更进一步的典籍大多都是写人情道理教人格物致知,道家的诸多道经也都描述他们认识的天地大道。
21.怎么样格物致知?潇洒哥:行与知相得益彰,爱自己、爱人民、爱国家……
22.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王阳明
23.朱熹就通过解释发展二程思想,把“格物致知”解释为“即物穷理”。
24.清末,物理、化学等学科被统名为“格致”,这是格物致知的简称[致知造句]。
25.朱子以为,只有在事事物物上求得一定理,才能止于至善,故需要下格物致知的工夫。
26.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27.刘明顿时感觉不妙,G点开启格物致知模式:滴滴,摆渡分身幼体。
28.安玓,人是万物之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而你的特长,就是格物致知。
29.他以“格物致知”阐述其认识论和方法论。
30.“若非多读书识事,加之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不能知也”。
31.这搓麻绳有什么用都不知道,你小子还好意思夸你自己见多识广?还好意思说什么格物致知,成器利用?
32.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33.在离震旦大学不远处的一家咖啡厅的二楼一间包厢中,柳致知和尤佳嘉对面而坐,桌子上两杯咖啡冒着热气,散发着一种咖啡特有的苦香。
34.总之道理原性广大精微,古圣先贤原为格物致知穷理尽性大学问,今人只作笼利想,故不得不以术行耳。
35.其实,我最想读的是最后三辑里的文字,想大致知道他插架的书。
36.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37.G点的声音在刘明耳畔响起,刘明打开格物致知模式观察自己。
38.万物皆有道,格物致知,要用心去体会,去感受……
39.——通过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知而行之,努力做到为善去恶。
40.六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41.乃居德于弘,则正心诚意之不讲,而天下之大本以遗;自谓无疑于道,则格物致知之不用,而天地之化育,其日迁于吾前者,具忘之矣。
42.程朱“格物致知”论的失败正是其整个悲剧命运的一个缩影,它对理解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之发展滞后亦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43.柳致知一时不知所措,他第一次领教了苗女的大胆,阿梨不等柳致知回答,说:“阿哥,过几日阿梨去学校看你!”。
44.他们皆是某一领域的顶尖之人,像萧传香精于建筑设计,学的是格物致知之学,而萧华楼则是被当做一派掌门培养,即所谓的帝王术。
45.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46.白崖书院少主孔庖,年方志学,却独自一人踏上格物致知之途。
47.只是,守仁的龙场悟道,用的还是传统的格物致知用语,还点不出“良知”。
48.“‘格物’可以理解为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是指要做一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糊涂。
49.当我们祈求精神世界的护持时,只要诚心够一定有求必应。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0.先秦时期,已存在知行之辩,主要源于哲人思者对人们的致知过程和践行过程的思考和反思。
51.原指格物致知,即穷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52.但她没有致知格物之功,“略见些风波就改了样子”,贾母说她,“若这样没见识,也就是小气了”。
53.诚意在致知,致知在格物。程颐
54.陆贤侄,这是我的侄子吴盛熙,是庚寅年的举人,正在府上随我攻读,这蒙阴的产业不妨带上盛熙,让他也能格物致知,学以致用!造句网整理
55.做一个有历史观的时代改革者、有实干精神的改革思想家,用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慎思笃行,行以致知,知行合一,才敢说自己摸到了“四个全面”的门道。
56.“大致知识分子掌权,常为升平盛世;藩镇跋扈,则每成割据的局面,地方有幸有不幸。
57.柳致知又试了劈、钻、炮、横四行拳术,都能做到拳出有声,表明在最后瞬间,拳速已突破了声障,空气才发出暴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