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战国末年,养士风起,稷下尤盛,有荀况者出,三为祭酒,最为老师,洋洋洒洒,气盖群伦,使孔子之学再展辉煌,他也成了百家中的巨子,人称荀子。
122.惜乎他们未意识到心性义理之学与政治自由主义在根本上是对立的,心性义理之学不是建立民主政体的基点。
123.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124.记问之学虽博而有限,义理之学虽约而无穷。
125.人皆可以至圣人,而君子之学则必至于圣人而后已。不至于圣人而后己者,皆自弃也。孝其所以当孝,弟其所当弟,自是而推之,则亦圣人而已矣。曾国藩
126.只记住老师讲的,不过是耳食之学。
127.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
128.弟子觉以宿世因缘得遇圣师指示大道,非不黾勉以从,卒为口舌之故,频年教授,如伏枥之马,为人驰驱,志在刍粟而已,而性命之学从未望见,苦海深沉,举头无岸。
129.谶纬之学是汉代的一种具有浓重神秘主义色彩的学术思想。
130.发凡起例,示文质相因之教;筚路蓝缕,习中西兼蓄之学。
131.古之学者必有师,所以通其业,成就其道德者也。
132.道友既成一家之学,问道于天,何不在一生所学之法中寻求解惑之计,不是快矣。
133.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王阳明
134.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135.盖城中文学校为华府地区创校最早之学校,已有三十年的悠久历史。
136.他为学独宗程朱,对陆王学派、汉学和文章之学均表示出轻视的态度。
137.王畿与罗洪先有逃世与经世之辩,罗洪先听了后认为王畿之学本于张载《西铭》,而归根究底,归于孔孟,因而“有省”。
138.尽管他治校严格,但校友陈宏振认为“但凡深受周校长训诲之学生,经过长期磨练,养成守法习惯,均能循规蹈矩,束身自爱,为社会所称道”。
139.聪颖机敏,好学不倦,有优越之学习能力。
140.其实,钟繇的书法艺术之所以取得巨大艺术成就,并不限于一家之学。
141.禅学是穷理尽性之学,可以使人明智。
142.应试无文,谓之曳白;书成镌梓,谓之杀青。袜线之才,自谦才短;记问之学,自愧学肤。
143.学者志不立,一经患难,愈见消沮,所以要先立志。学不至于乐,不可谓之学。学者之患,莫大于自足而止。利害之端,常伏于思虑之所不到;疑间之萌,每开于堤防之所不及。黄宗羲
144.君子之学业,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业,以为禽犊。
145.再如福建林家,和五虎断门刀一样,有祖传的辟邪剑法,却练不出一个高手,才被余沧海灭了满门,终于有个林平之学到了真货,却搞得绝子绝孙,双目已盲。
146.“姚公子,你既想投在老夫门下求学,老夫也就实言相告:“天下学问,不外乎诗书之学与功名之学两种。
147.面对如此博大精深之学,深入之,也颇感步入五里云雾,难触凤毛麟角。
148.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袁宏道
149.我一息尚存而力所能及,总不会放弃爱智之学。
150.第三部分:“格致”之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启示。
151.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子往矣!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152.自后簿书、典例、钱谷、讼狱,一切委之俗吏,而六艺之学亦渐废而不讲。
153.船山的经典诠释是一种身体力行之学,其悲怆而昂扬的人格美学是他用自己的坎坷人生演绎的生命颂歌。
154.君子之学进于道,小人之学进于利。
155.史官的王官之学是阴阳五行家的知识背景。
156.名物之学曾是文人士大夫的必备学养,在当代却因过于佶屈聱牙、钩章棘句而远离民众。
157.义理之学,亦须深沉方有造,非浅易轻浮之可得也。
158.在中国,博通经典,兼晓天文地理三教九流之学的文人每朝每代都数以百计。
159.这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别号东坡,眉州眉山人氏,天资聪慧,过目成诵,乃人中骐骥,有通今博古之学、经天纬地之才。
160.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61.儒家进入了低迷期,魏晋时代玄学崛起,传统的儒家日趋消弭;汉儒之学逐渐归于沉寂,唐代虽然有孔颖达、韩愈几次力主复兴,但是终究未能崛起。
162.故而立志走访天下,便览郡县志集,寻经世致用之学。
163.吾国近年之学术,如考古历史文艺及思想史等,以世局激荡及外缘薰习之故,咸有显著之变迁。
164.苗神客不过是个编修国史的著作郎,掌文学著作之学士,算是甚么了不起的重要人物,他的下落居然只有天后面前第一人上官待诏知道?
165.明儒之学,用以应事;清儒之学,用以保身。
166.这些记问之学应付考试还可以,用在实际中就不行了。
167.摘要作为一门具有国际影响的当代“显学”,红学之学科理论,是这门学科存在的学理依据。
168.申不害是刑名之学的代表人物。
169.总之,焦竑在成为状元以前,在这年的漫长岁月里,他以文会友,广交天下学者,大量阅读经史百家及佛道的著作,讲习“良知之学”。
170.子正,字元直,淹详有器度,美风姿,善容止,好老、庄之学。
171.能临床辨别治疗厥阴病,方能真正了解仲景之学。
172.该文探讨了章句的特征及其与传、说、故等注疏体裁的差别,章句与章句之学产生的时间,以及章句之学兴盛和衰落的原因。
173.他是绍继罗王之学的传统,也是绍继史语所的传统。
174.邵雍借天言人的学说,被程颢誉为“纯一不杂”的“内圣外王”之学,被朱熹称是“天挺人豪”构筑的“醉里乾坤”。
175.何晏、王弼的玄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天人之学,是直接继承经学发展而来的。
176.他虽博综古代典籍,依然无法尽晓诸子百家、三教九流之学。
177.读书当从经学始,经学当从注疏始,读注疏不终卷而思卧者,是不能潜心研索,终身不知有圣贤诸儒经传之学矣……
178.相较于前一阶段之学问多为政治而服务,其后一阶段尤其是欧游归国之后,其論学则多著眼于学术文化的整理。
179.始皇帝焚书坑儒之时此书被作为养生之学而逃过一劫流落江湖。
180.先生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