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兴国之君乐闻其过,荒乱之主乐闻其誉。
62.白玉兰是高贵清丽的花。她清雅华贵、艳而不妖。是花中之君子,你看那犹如雪涛云海的层层花朵,实在蔚为壮观。
63.北辰之神,苍青之君,广兮长空,以翱以翔。江南
64.今闻老爷大展三折之肱,治我一国之君,若主上病愈,老爷江山有份,我辈皆臣子也,礼当拜请。
65.从一国之君沦落为阶下囚,这种天人之际般的遭际变幻,对南唐李后主的词风的转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66.太子豺狼野心,也没有明君潜质,去年东北大战,若不是他贪功冒进,三十万大军又何尝会灰飞烟灭!此乃亡国之君也!奴才请皇上三思!
67.“风俗日趋于奢淫,靡所底止;安得有敦古朴之君子,力挽山河。
68.臣国去此三十万里,国有常占,东风入律,百旬不休,青云干吕,连月不散者,当知中国时有好道之君。
69.岂意赵公明不守顺,专行逆,助灭纲败纪之君,杀戮无辜百姓,天怒民怨。
70.他,一国之君,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却在她的身上,输了那颗心。
71.至汉、晋之君,逮于隋代,不使兵士素习干戈,突厥来侵,莫能抗御,致遗中国生民涂炭于寇手。
72.而元济效希烈之狂悖,谓无天地,人之凶险,一至于斯!是知王者御治之道,其可忽诸!赞曰:圣哲之君,慎名与器。
73.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
74.再看客官身材魁梧,相貌堂堂,两耳之垂超过凡人,真是洪福齐天,不久必定黄袍加身,成为当今之君无疑!
75.是以三代以前,海内诸侯,何啻万国,有民人社稷者,通谓之君。
76.大人、大明朝历经多年,不思进取,守祖制,不革新,当今皇上虽宵衣旰食,非三国之亡国之君,但颓势久己,非一日之功,改朝换代迫在眉睫。
77.他说,古时候的这些开国之君,“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机,思之详而备之审矣。
78.故自有议院,而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司无所卸其责,草野小民无所积其怨,故断不至数代而亡,一朝而灭也。
79.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即位后,励精图治,纳谏如流,使得唐朝国运蒸蒸日上,唐太宗更是成为一代有为之君。
80.故哀宗之哀,还在于“自知无大过恶”,却“与自古荒淫暴乱之君等为亡国,独此为介介耳”。
81.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82.嫁汉是为了穿衣吃饭那是老百姓的俗论,对于身为一国之君的女王来说,条件则要更加苛刻的多,丈夫必须英武刚烈,多谋善断,人品倒也退其次。
83.有道之君,行治修制,先民服也。管仲
84.‘博文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85.润之为人,向来死不认错,对罪己诏那是极端鄙视,认为承认错误那是亡国之君才干的事情。
86.大唐仁德之君,必然允从,自然还回太子。
87.只要有忧思勤勉之君,贤劳之臣,迁亦可保,不迁亦可保;无其君,无其臣,迁亦可危,不迁亦可危。
88.但是,爹教训儿子,别人不好相劝,更何况这个爹又是万乘之尊的一国之君。
89.历史上有许多开国之君,都提出了清静无为、偃武修文的施政方针。
90.其谨愿恬淡,无愧乎古之君子,而所遇之酷,至于此极,诚非常理之所可测矣。
91.我算是什么一国之君,大权旁落,牝鸡司晨,宦官挟天子以令诸侯。
92.“古之君子,策名委质,翼翼小心。
93.而在这凡人国度三年,自己财权,美色,挥手可来,什么王公大臣,一国之君,在自己面前也要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狂妄自大之心,此时在宋宝心中急剧膨胀。
94.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
95.而反观中国古代的许多昏暴之君,之所以败国亡家,也往往与朝纲独断、拒谏饰非有一定关系。
96.赵霰身为国君无所作为,只会大兴土木修造宫殿游园,日日醉酒淫乐,夜夜笙歌不绝,相比桀纣犹有过之,十足是个亡国之君。
97.恪恭匪懈,以保名位,诚所谓持盈守成,太平之君子。
98.至于嗣位之君,参差不一,宜有定制。
99.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www.87653.com,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
100.金舆乃贵人所乘之车,譬之君子居官得禄,非常利于职场运和事业的发展,积极努力进取应该有所进步。
101.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朱熹
102.“一旦坐上那把椅子,就会变成孤家寡人,万寿无疆,孤独无边。你会得到一切,但也会失去很多东西。”最重要的是,如他是一国之君,她就不是他的唯一了。端木摇
103.事实上,有清一代,无宦官之乱、无外戚之祸、无荒淫昏戾之君,无帝后被废被杀,应该算是“安定团结”。
104.黄旗紫盖,见于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扬之君。
105.盖衰世之君,率多柔懦,凡愚之佐,唯知姑息,是以权幸之臣有罪不坐,豪猾之民犯法不诛;仁恩所施,止于目前;奸宄得志,纪纲不立。
106.作为一代守成之主、文治之君,宋文帝无疑是成功的,但其过于宽恕乃至宽纵的性格特征也是他北伐失利以及身遭屠弑的主要原因之一。
107.天子之怒,血流成河,即便李善仁义之君,但取他刘希一人的性命,倒也是轻而易举,甚至是视若儿戏。
108.周武王是周朝开国之君,他的曾祖古公亶父,有泰伯、仲雍、季历三个儿子。
109.人主崩亡,闾阎之伍尚为盗贼,欲有所望,何况王邪!夫受命之君,天之所立,不可谋也。
110.昔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号令不同,然而俱王天下,何也?必当国富而粟多也。申不害
111.要说这个朱由检,还真不是一个亡国之君,旰食宵衣,恭俭辛劳,在位十七年,是位非常勤政的皇帝。
112.我至今仍记得主人父亲那饱经沧桑的脸上露出的发自内心的笑容,他那时的表情俨然不像是一位古稀之年的当朝之君。
113.王莽本人既是开国之君,又是亡国之君,新朝仅仅存活了,是中国封建帝制时代最短命的王朝之一。
114.三国之君皆淫虐无道,故敌国取之,易于拾遗。
115.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116.乌呼,创业垂统之君,规模若是,亦可谓远也已矣!
117.归命侯臣皓之君吴也,昵近小人,刑罚妄加,大臣大将,无所亲信,人人忧恐,各不自保,危亡之衅,实由於此。
118.古之君子,绝友不出丑语。嵇康
119.源氏之君心中正懊恼着,又逢雨点纷纷下落,山风飕飕地吹,瀑布的响声比往常显得更大。稍带困意的诵经声间歇地从上面的佛堂传来,倍增悲凉。紫式部
120.古之君子,重神交而贵道合。